执天子之器则上衡,国君则平衡,大夫则绥之,士则提之。
王安期為東海郡,小吏盜池中魚,綱紀推之。王曰:“文王之囿,與眾共之。池魚復何足惜!”
韓康伯數歲,家酷貧,至大寒,止得襦。母殷夫人自成之,令康伯捉熨鬥,謂康伯曰:“且箸襦,尋作復(巾軍)。”兒雲:“已足,不須復(巾軍)也。”母問其故?答曰:“火在熨鬥中而柄熱,今既箸襦,下亦當暖,故不須耳。”母甚異之,知為國器。
…相关:[综]编外转正迦勒底、作精女配等离婚日常[穿书]、给易先生的一封信、小骑士和兔子先生、你与我的光年、还不知道、想逆天改命却意外成了天道、捡到失忆仙君后、归还神骨后,我靠诗词成神、夏日沦陷
世目殷中軍:“思緯淹通,比羊叔子。”
晉孝武年十二,時冬天,晝日不箸復衣,但箸單練衫五六重,夜則累茵褥。謝公諫曰:“聖體宜令有常。陛下晝過冷,夜過熱,恐非攝養之術。”帝曰:“晝動夜靜。”謝公出嘆曰:“上理不減先帝。”
易墓,非古也。
…